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相关公告>>正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情况报告的公示

2024年07月12日 10:22  点击:[]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天津建设最受留学生欢迎目的地,打造“留学天外”品牌,进一步加强我校与塞尔维亚高校和在塞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72日至5日,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率天外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一行4人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进行友好访问,共计在外停留4天。

出访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按照要求将出访事宜在学校网站进行了公示对出访团组进行了专门的行前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出访任务、纪律及各自的分工。出访期间,团组成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按照预算列支经费,严格按照申报行程开展公务活动,实际出访行程与申报行程一致,无违反外事纪律现象回国当天,按时上缴护照总结此次出访情况,并对后续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一、出访基本情况

出访期间,代表团积极向塞尔维亚教育部、塞尔维亚高校和在塞企业等单位宣介学校办学历史、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国际中文教育等校史校情,与接待方洽谈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与塞尔维亚教育部部长Prof.dr. Slavica Djukic Dejanovic、副部长Dr. Aleksandar Jovic洽谈时,周红蕾表示,20245月,习近平主席在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共见记者时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举措,提出中方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年赴华学习。这标志着两国未来在教育领域将会有更多合作。作为中国开设塞尔维亚语专业的高校之一,天外将积极邀请塞尔维亚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到天外交流学习,与塞尔维亚更多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师生交流等,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希望得到塞方的支持。Prof.dr. Slavica Djukic Dejanovic表示,塞尔维亚教育部支持本国高校与天外开展包括语言文化交流在内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波黑塞族共和国家庭、青年和体育部部长Selma Čabrić专门从波黑到塞尔维亚与代表团会面,洽谈双方合作。周红蕾表示,愿与波黑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邀请波黑师生到天外进行长短期的学习交流,互邀青少年开展体育赛事,互办文化体育节、共同举办讲座、论坛和学术会议等,将双方的合作由语言学习逐步拓展到文化艺术、体育、青年学生交流等方面,不断拓展双方青年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Selma Čabrić表示,愿通过家庭、青年和体育部下设的两个委员会,面向波黑青年开展学习中文、体育交流的意向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合作,争取年内互相邀请体育教练员开展交流活动,并组织波黑青少年到天津开展体育文化交流。

代表团还与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在师生交流、互换奖学金生、双学位人才培养、语言和文化交流、国际会议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待双方分别履行完必要的签约手续,将签署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与贝尔格莱德商业大学达成共同开展师生交流、科学研究、举办学术会议,以及塞方组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团组到我校学访交流等一致意见,并现场签署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与贝尔格莱德商业大学合作协议》。

此外,代表团还与HD开发d.o.o.塞尔维亚、波黑和克罗地亚分公司、中国中铁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东欧分公司、中国能建国际贝尔格莱德分公司、天津电建贝尔格莱德分公司负责人会谈,听取了上述企业关于非通语种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智库合作、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与HD开发d.o.o. 塞尔维亚、波黑和克罗地亚分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东欧分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将根据签约企业的需求,积极承担签约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联合开展塞尔维亚乃至巴尔干地区相关课题研究;联合向教育部语合中心申报汉语桥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外语+专业”“中文+职业技能”人才,为企业聘用的本土员工开展订单式中文培训,建立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等。

期间,代表团还拜会了我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与我驻塞大使馆文化参赞、教育参赞进行了沟通交流。

二、出访成果

1.拓展了合作院校,扩大了“朋友圈”

出访前,贝尔格莱德大学是我校在塞尔维亚的唯一合作高校,且双方合作仅局限于塞尔维亚语专业学生赴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交流学习。与波黑高校暂无合作交流关系。此次出访,学校与贝尔格莱德教育部和波黑塞族家庭、青年和体育部面对面沟通、交流,得到了两个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两个部门均明确表态支持本国相关部门或者高校与我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塞尔维亚教育部部长甚至明确表态将争取来校参加建校60周年校庆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与贝尔格莱德商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达成一致意见,即将签署合作协议。两所高校均明确表态,将组织教育工作者团组和学生交流团组来我校交流学习,为加强学校与塞尔维亚、波黑更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2.面向塞尔维亚开展了招生宣传,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按照我市关于留学生招生的整体部署,出访团组在与外方和我在外企业的多场对接会谈活动中,了解了当地对中文人才的需求,介绍了学校塞尔维亚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情况,推介了学校接收长短期留学生情况,使塞尔维亚各方以及我驻塞使馆进一步了解了学习情况,扩到了学校国际影响力,为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特别是中方提出的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年赴华学习下好了“先手棋”。下一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将持续加强与国外相关部门的交流,力争尽快邀请塞方组团来校交流学习,助推“留学天津”品牌建设。

3.搭建了平台,为学生到海外实习实践、就业以及与央企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出访期间,学校与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东欧分公司等央企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了解了央企在海外的用人需求,并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将根据企业的需求,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联合开展塞尔维亚乃至巴尔干地区相关课题研究;联合向教育部语合中心申报中文工坊、汉语桥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外语+专业”“专业+外语”“中文+职业技能才,为企业聘用的本土员工开展订单式中文培训,建立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等。这些都为我们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建议

1.建立出访成果督办和定期报告机制,将出访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

此次出访,代表团与多个单位达成了合作的共识,并与部分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议建立出访成果督办和定期报告机制,即:项目实行团长负责制,国交处每季度汇总出访团组推进进展给分管校领导。每年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上一年度出访结果落实汇报,研究下一年度出访项目。

2.客观分析国际形势,深耕对华友好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访问,我们了解到,中国中铁、中国能建、山东高速、天津电建等央企和地方企业基本都集中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匈牙利等中东欧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对华友好国家,企业急需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和国情进行了解,国内已有研究还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建议学习浙江师范大学对非研究的做法,支持、鼓励非通语种专业加强与央企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的课题,申报国资委和相关部门推出的研究项目,发挥我校办学特色和优势,针对某几个国家持续开展课题研究,久久为功,在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3.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大战略,持续深入开展“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此次出访,我们了解到,我国走出去企业急需既懂当地语言,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我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不谋而合。对于各个专业来说,均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用人企业的需要,继续深化“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