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圆满结课

2022年09月02日 10:43  点击:[]

2020年,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2022年暑期,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对项目进行整体升级,正式推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我校作为基地校,获得该项目50个课位名额。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学校学生处、校团委等多个部门,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学生社团等多渠道对项目进行宣传,积极推动项目落实。

报名参课的学生来自我校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亚非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8个学院。专业涵盖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类专业,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等非语言类专业共27个,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经严格审核学生报名资质且逐一落实学生暑期安排,确保能全程参课等情况后,最终确定了50名学生获得2022年暑期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学习资格。学员们从19门精彩的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中选取了《媒体艺术与社会性别》、《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与领导力》等既夯实学生目前所学专业知识,也铺垫了未来升学深造的课程。

目前,此次暑期课程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参加学习的学员们均表示收获颇丰,以下是部分参加课程学员的学习感受:

李欣 国际关系学院 (大二)

仲夏初茫,七月未央之时,我很荣幸能够报名PBL创新实践与领导力课程,在这个暑期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自己。在创新实践与领导力课程中,我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司内部的组织与战略创新亦或是在产品或营销的创新,都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课程也让我对企业家精神再认识,从宏、中、微观三个层面深刻阐释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领导力的意涵,给我以深刻启发。囿于英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的不足,课程中的一些定义与专业名词我尚未完全深刻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将谨记这段课程学习时光,以国际化、高视野的标准要求自己,切实提升自己的创新领导能力,不止地走在思想的前行与再认识之途。

温馨 亚非语学院 (大三)

经过暑期PBL课程的学习,就像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通过教授的讲授全方位的了解到了music therapy,而且还有幸作为队友,带领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几位优秀大学生一起完成了一篇review,初步体会到了做科研学术文章的流程及格式等等,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下一个假期还能有机会接触PBL课程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徐思行 英语学院 (大一)

暑期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PBL课程,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音乐治疗这一新兴行业。通过教授课和助教课的结合,我初步了解了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原理,并且认识到交叉学科(音乐和心理学)前景广阔,未来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教授全英文上课对我来说也是练习英语听力的好机会。徐艺璇 国际商学院 (大三)

很高兴能被选上学习创新实践与领导力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收获颇多。刚开始,教授向我们展示了欧美国家经济增长的曲线,对此教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1820年之后经济会飞速增长。在我看来,是因为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但教授指出,这些确实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并非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因为经济增长与工业革命之间仍有一段时间差,同时教授也列举了其他许多例子,并一一解释了他们不正确的原因。最后,他揭示了最重要最直接的诱因就是创新与创业,这令我恍然大悟。我们并非每一个人都会去创业都能做一个领导者,但是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与我们做人实际也是相通的。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可以用更丰富多样的眼光去看待外界的事物,用创新的方式跳出原有的思维盒子,也不可不谓是一种新的突破。

徐佳璇 英语学院 (大二)

本次PBL线上暑期课程我选择的是媒体艺术与社会性别方向,经过一个月与教授的探讨交流和同学之间的成果共享,我的收获,不仅仅是“充实”二字足以概括的。除了老师的专业指导,更让我开心的是,即便是在线上课堂,我也交到了来自完全不同环境却有着相同想法的好朋友。我也很感激学校组织的这次PBL课堂让我跟其他院校的好朋友们相遇,从同龄人身上我总是能学到更多,也能在迷茫时得到鼓励,就如同我其中一位好朋友说的那样“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彼此的脸,所以能给对方的只有真心吧”

我想谢谢我们的助教老师,善解人意地帮助我们复盘课堂知识,让我们对于各种观点能够有更深的见解;也要感谢我的教授Drummond先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问题,总是笑嘻嘻地给我们上课;最后的最后,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在大二的末尾,能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