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与泰国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应泰国清迈大学及朱拉隆功大学的邀请,我校副校长余江等5人团组于2025年1月21日至2025年1月25日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及清迈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学习孔子学院工作经验,留学生招生并出席清迈大学校庆纪念仪式,共计在外停留5天。本次出访旨在通过与泰国高校交流,建立并厚植中泰高水平大学联系与交往,通过访问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进一步学习孔院先进经验,创新合作,推动中泰校际间师生流动;代表团还参加访问了清迈大学,进行双边会谈,参加大学校长论坛,与各国大学交流,扩大天外的国际朋友圈。访问期间,余江一行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得到了当地合作高校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热情友好接待,圆满完成了既定考察访问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出访基本情况
出访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按照要求将出访事宜在学校网站进行了公示,对出访团组进行了专门的行前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出访任务、纪律及各自的分工。出访期间,团组成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按照预算列支经费,严格按照申报行程开展公务活动,实际出访行程与申报行程一致,无违反外事纪律现象。回国当天,按时上缴护照,总结此次出访情况,并对后续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在泰国访问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曼谷和清迈两个城市,访问了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清迈大学,出席清迈大学校庆庆祝仪式、大学校长论坛、访问清迈大学语言学院、人文学院及万里通语言学校等开展了7场公务活动,与泰方高水平大学充分交流,进一步推动对泰教育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二、出访成果
加深务实合作,扩大“留学天外”影响力。代表团在曼谷期间,拜访了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这是在泰国诗琳通公主倡导下,中泰两所顶尖级高校,朱拉隆功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通过与孔院的交流,学习高水平院校海外孔院管理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来华短期留学新模式,通过课程合作,打造特色文化类课程,吸引更多优秀泰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为学历生储备奠定基础。代表团与朱拉隆功孔子学院开展座谈,就开展文化实践课程、联合科学研究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就进一步扩大泰国优质生源来校就读开辟新路径。在清迈,代表团访问泰国万里通语言学校,签订《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与泰国万里通语言学校合作谅解备忘录》,就短期来华留学、交换生项目、智慧课堂建设、语言培训课程以及双方教师培训等达成一致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双向学生流动、中泰语言师资培训、教学科研合作等拓宽交流渠道。
厚植两校情谊,深化合作共赢发展新篇章。代表团访问我校友好校清迈大学,恰逢清迈大学60周年校庆,代表团拜会了校长,并代表学校向清迈大学校庆表示祝贺,双方愿一道为双向师生互访、课程及科研合作进一步加深交往,双方探讨了共同开展中泰师生互派、教学科研合作等领域进行探讨,双方就来华留学生培养、汉语桥短期学习项目以及互办青年文化节等进行探讨,并达成初步意向。随后,代表团参加了清迈大学主办的“领航高等教育未来”校长论坛,代表团分别参与了“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校园创新与创业生态系统”两个分论坛,就探讨数字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大学中培养创新与创业文化的策略、大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大学需要为学生准备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所必需的技能等话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与清迈大学的合作,代表团拜访清迈大学语言学院,就加深两校学生交换以及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实践,培养应用型和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署了《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语言学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进一步加深两校合作内涵,为我校学生海外实习拓宽了渠道。同时,代表团还看望了我校在泰学习的学生,了解他们在泰国学习的情况及项目运行的反馈,并带去了学校新春的问候。
抓住有利时机,拓宽天外交流与合作网络。
本次清迈大学60周年校庆,汇聚了全球五十所高校代表,为代表团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与合作机遇。代表团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活动,不断拓展天外的国际朋友圈。期间,代表团分别韩国成均馆大学、柯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介绍了天外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国际化发展情况,也了解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合作意愿。通过交流,我们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代表团还会见同参加清迈大学的我校友好校布拉维加雅大学,并同维多多校长进行交流,共同回忆去年双方举的办印尼文化节及文化体验室等活动,双方就进一步夯实两校协议,互派学生及教师等话题进行探讨,布大表达今年继续来访的意愿。
三、工作建议
通过本次访问,代表团深刻体会到扩大对东南亚地区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下一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加深对外交往。
一是通过教育交流合作,深化务实合作。此次出访,代表团签署了三份合作协议,时间短,成果多。代表团体会到东南亚国家对我校交往的友好及认可,期待多层次广范围的合作,建议学校发挥多语种优势,建立语言对象国的语言文化交流中心或项目,以此为基础,多形式开展合作,比如通过文化节、语言合作项目、师资互派,探索带动更多学院加入进来,创新交叉融合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化项目的深度及广度。回国后,压实工作责任,对在出访期间达成的合作协议或意向进行跟进和落实,确保合作事项能够顺利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多方交流合作。代表团利用清迈大学校庆平台,开展多边洽谈,充分宣传天外,通过与外方交往中发现,外方学校对我校甚至天津了解有限,代表团建议我校加大对海外加大宣传,提升学校美誉度,通过更多交流项目,比如短期互访、交流交换,创新合作模式,比如多边课程合作,多校园研学、推动多校园短期游学合作等,服务学校国际化内涵式发展。推动多校园学分互认,为学生出国留学扩宽渠道,为学校就业探索新路径。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来华生源质量。本次访问,代表团体会到东南亚国家亲华友华,更多学生渴望来华留学,但是东南亚国家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有限,为了进一步招收优质生源,可以考虑与顶尖及孔子学院合作,加大奖学金倾斜力度,招收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同时以在泰孔子学院、语言培训学校为桥头堡,设立海外留学生生源基地等模式,让更多留学生以长短期学习方式走进天外。通过对东南亚就业市场的了解,及时整合学校来华留学课程,校内外合作,打造具有吸引力的课程群,吸引更多学生来华留学,争取做到学生来华后学得好,用得上,推动天外来华留学工作特色发展。